【醫材小教室】
你知道醫療器材會依據對人體影響的風險程度區分等級嗎?
猜猜看圖中6樣醫材分別屬於哪個等級
(💡偷吃步:爬梯子找答案,遇到岔路就要轉彎)
醫療器材依據風險程度,由低到高分為第一到第三等級:
1、 第一等級(低風險性)醫療器材,例如:棉花棒、紗布、OK 繃、機械式輪椅、一般醫用口罩(外科手術口罩除外)、機械式助行器等。
2、 第二等級(中風險性)醫療器材,例如:日戴型或日拋型隱形眼鏡、血糖機、血壓計、體溫計、耳溫槍、衛生棉條、保險套、低週波治療儀等。
3、 第三等級(高風險性)醫療器材,例如:矽膠乳房植入物、冠狀動脈血管支架、心律調節器等。
看完答案才發現血糖機、血壓計、體溫計、耳溫槍都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。
這些不是都用在皮膚外嗎?危害性在哪兒?
其實,器材功能失效、硬體失效、軟體失效、人機介面設計不佳或是使用錯誤,都會影響使用結果。
另外,因為這些器材會接觸到使用者的體表,因此尚須考量生物性的危害。
-
【參展報名】https://reurl.cc/E7V7Vm
【參觀登記】https://reurl.cc/MvrALK
-
【2020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】
展覽日期:2020/10/15(四)-2020/10/17(六)
展覽地點:南港展覽2館
#醫材小教室 #醫療 #健康照護 #點讚資訊不漏接